一、標準名稱
《梳棉胎加工技術要求》(GH/T 1373-2022)。該標準于2022年6月13日發布,2022年9月1日實施。
二、標準制定背景
梳棉胎作為人們的生活用品,涉及每位消費者的安全,有必要在生產源頭進行規范,并建立配套的標準化體系。梳棉胎加工企業存在工藝與管理不夠規范、技術水平和產業門檻低等現象,造成生產過程難以把控,市場監管依據不明,產品質量得不到保障,消費安全存在隱患。
多年來,梳棉胎加工技術及配套標準在我國還一直是空白,國外也沒有相關的標準和資料?!妒崦尢ァ穱覙藴实念C布實施,倒逼梳棉胎加工技術與工藝標準化升級進程,為更好地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利益,保障民生,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,防止危害人民身體健康的以次充好、廢棉廢絮,甚至生活垃圾和醫用廢棉等黑心棉進入市場和家庭,保障生產安全和產品質量,因此,急需根據行業特點和社會需求,兼顧已有生產企業的技術基礎,制定相應的標準。
《梳棉胎加工技術要求》行業標準(以下簡稱“標準”)的制訂是在廣泛調研、論證、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提出的。制訂任務由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辦公廳2020年7月31日以《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辦公廳關于下達2020年度供銷合作行業標準項目計劃(第二批)的通知》(供銷廳函科社字[2020]51號)下達。
三、標準主要內容
1、標準內容框架
針對梳棉胎加工企業生產管理全過程,以及國家有關消費品安全、衛生的要求和生產加工節能、環保的規定。明確了梳棉胎加工的基本要求、加工工藝要求、加工設備要求等。包括適用范圍、規范性引用文件、術語和定義、基本要求、加工工藝要求和加工設備要求等6章內容。
2、基本要求和相關參數的確定
標準規定了原材料選用要求和安全衛生及能耗要求。按照相關標準要求,結合生產現狀,經過反復調研、討論、驗證后,對粉塵排放、生產現場噪聲、綜合能耗、安全監測等相關參數進行規定。既體現了其先進性和引領作用,又緊密結合實際,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。
3、加工工藝要求
標準規定了梳棉胎加工工藝流程(見圖1),明確了各道工序的具體要求和規定,包括原料配比方案、開松清雜梳棉效果、鋪棉均勻性、斷棉整齊度、網紗均勻性、分割包邊準確性、研磨率大小等;規定了生產過程中定時或定量抽檢、產品出廠前的自檢或委托檢驗的檢驗項目和具體檢驗要求;對梳棉胎產品包裝、儲存等也做了相應規定。為倉儲運輸以及方便消費者選擇使用,規定梳棉胎包裝兩頭宜用深色字體標明產品名稱、廠名、廠址、執行標準、商標、數量、級別、規格、重量、生產日期和聯系方式等內容,出廠時每條梳棉胎都應有質量標簽、產品合格證和使用說明。
4、加工設備要求
標準對應配備的加工設備選型、配比做出了明確規定,設備應按照安全、高效、節能、環保、減排等規定綜合選用,并規定了設備布置間距、配電方式、風力管網安裝、安全防護要求等。
四、標準實施意義
本標準的制定將首次對梳棉胎加工進行規范,對指導梳棉胎的生產、推動梳棉胎加工企業技術進步、管理提升、工藝優化、節本增效具有重要意義。是實現鄉村振興、促進傳統產業提檔升級、助力高質量發展、護航消費安全的有效保障。對筑牢產品質量的安全底線,加快形成完善的梳棉胎加工標準體系起到引領作用。
同時,該標準與國家標準GB 1103.1《棉花第1部分:鋸齒加工細絨棉》和GB/T 35932《梳棉胎》協調配套、相互支撐,是對梳棉胎產業標準化建設的推動和完善。